• <p id="gcsua"><label id="gcsua"><menu id="gcsua"></menu></label></p>
      <table id="gcsua"><span id="gcsua"></span></table><p id="gcsua"></p>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組工在線 > 黨建工作

          湖北崇陽縣:組建農村聯合黨委 凝聚鄉村振興合力

          來源:《黨員生活》 時間:2021-12-03

          “一斤李子三斤谷,三斤李子一斤肉?!痹诤笔∠虒幨谐珀柨h天城鎮蛤蟆石村,種植大戶陳協斌一邊打理園里的李子,一邊開心地哼著歌謠。

          往年,苦于沒有銷路,陳協斌只能看著李子爛在樹上。自天城鎮組建水果種植產業互助型聯合黨委以來,聯合黨委依托坤旺農業科技園(湖北)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積極對接李子果脯、蜜餞等產業鏈,形成了“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基地”一條龍區域發展格局。在聯合黨委幫助下,陳協斌今年依靠種植李子,增收了近1萬元。

          近年來,崇陽縣在咸寧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開展農村聯合黨委建設試點工作,通過組建產業互助、村社聯建、易地搬遷等功能型聯合黨委,有效促進農村資源共享,凝聚農村發展合力,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加強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提供了堅強政治保障。

          組織聯建,變小支部為聯合體

          “自從有了街道整治小組,現在鎮區路面煥然一新!”崇陽縣青山鎮組織干事余輝感慨地說。

          余輝口中的街道整治小組是2021年成立村社聯建型聯合黨委后組建而成的。由于地理位置復雜,青山鎮鎮區里既包含青山村、青山社區的居民,還有從青山水庫移民搬遷至鎮區的水庫村村民。

          2個村和1個社區的居民在地域面積上相互交叉覆蓋,人員混居現象較為明顯。以前,街道路面被劃分為不同的區域,短短2公里的路面就分屬3個不同的村(社區)管轄。同時由于各村(社區)管理標準不一,導致鎮區街道小巷及周邊環境衛生情況不佳,衛生檢查常年被鎮里通報為倒數。

          今年來,崇陽縣在青山鎮青山社區、青山村和水庫村之間組建村社聯建型聯合黨委,通過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推動黨建引領村級治理。

          青山鎮村社聯建型聯合黨委由青山鎮黨委副書記張定淮擔任黨委書記,下設7名黨委委員,分別由3個村(社區)的黨支部書記和村干部擔任。

          聯合黨委按照“三不變、三獨立”(行政區劃不變、村民自治主體不變、集體資產產權不變和財務管理獨立建賬、獨立核算、獨立收支)的原則,整合資源,優化村級治理。

          “成立聯合黨委后,我們聯合3個村(社區)開展了集鎮街道專項整治,把3位支部書記都納入街道整治小組,每天安排村干部不間斷進行衛生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睆埗ɑ凑f,“通過聯合黨委,變小支部為聯合體,推動問題有效解決?!?br/>

          青山鎮水庫較多,周邊塘堰數量更是上百。每到夏季,防溺宣傳任務非常重。由于水庫面積太大,單個村往往不具備獨立巡邏的條件。

          今年以來,在聯合黨委的推動下,青山鎮聯合水庫周邊村(社區)組建了“水上安全巡邏隊”,把幾方的力量集合起來,每天早晚安排10人的巡查隊通過流動車和喇叭對水庫、塘堰周邊進行巡邏,嚴查無證、未備案船舶,嚴禁群眾游泳,嚴打非法捕撈,有效保證了周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資源聯用,變單打獨斗為抱團發展

          每年四五月,在崇陽縣石城鎮雞鳴峰,放眼望去,萬畝白芨紫色花海,已然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引來游人駐足觀賞。

          白芨是一種中藥材,它生長速度快,三年即可豐產,形成規模后產量會成倍增長,畝產量可達7000斤至11000斤。按目前市場最低價格每市斤5.5元計算,三年后畝產值可達3.8萬元至6萬元。除去三年的投入成本1萬元至1.5萬元,一畝地三年純利潤可達到2萬元至4萬元。

          以前,方山村很多農民自發種植這種中藥材,更有能人組建專業合作社,成片開發,但單個村種植面積及規模程度較為有限。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白芨中藥材特色產業,吸引帶動周邊村落參與白芨種植,今年以來,石城鎮將雞鳴峰周邊的石壁村、方一村、方山村、神口村4個村聯合起來,建立產業互助型聯合黨委,實現抱團式發展。

          “基礎好的方山村、神口村,我們就幫助他們成規模建設;基礎薄弱的石壁村、方一村就先培養村民的種植意識,在房前屋后、公路沿線種植。以強村來帶動弱村,實現抱團式發展?!笔擎傸h委副書記李周鳳說。

          除了整合各村資源,聯合黨委還積極推動白芨基地的建設。歷史上,雞鳴峰曾生長過大量品質優良的野生紫花三叉白芨。如今,雞鳴峰上已經建成了面積多達12000多畝的白芨基地,白芨以全新的面貌回到了“娘家”雞鳴峰。

          通過合作化經營、聯合式發展,萬畝白芨中藥材基地為方山村集體經濟增收15萬元,帶動周邊黨員群眾400余戶致富增收。產業互助型聯合黨委逐步形成了“以強帶弱、抱團發展、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

          治理聯手,變單項治理為多元共治

          清晨,黨員丁秋明走出家門,拿起一把掃帚,仔細地從上到下清掃著樓棟里的衛生。作為宜民社區4棟的樓棟長,這樣的事情他每天都要做一次。

          宜民社區是崇陽縣路口鎮一個十分特殊的社區。它由雨山村、高耀村、綠化村、長青村四個村合并而成。2016年,為解決高寒山區閉塞、缺水、就醫就學困難,崇陽縣啟動了移民安置工程建設,將這4個村306戶、985人搬遷安置到路口鎮宜民社區。

          4個村的村民要融合進一個社區,甚至一個樓棟里就居住有4個村的村民,管理上十分有難度。

          為了推動村級融合,讓村民能“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路口鎮黨委在宜居社區成立易地搬遷安置型聯合黨委,把4個村聯合起來共同參與社區治理,打造管理精細、服務周到、和諧美好的社區。

          產業致富上,由高耀村致富帶頭人牽頭聯辦,在高耀村已成功種植8000畝香榧的基礎上,發動另3個村組參與,將規模擴大至17800畝。

          就業保障上,在宜民社區安置點內配套建設400平方米就業扶貧廠房,引進湖北崇高科工有限公司,配置縫紉機電車40余臺,提供就業崗位80個,為就業貧困戶帶來每月2500元經濟收入。

          日常矛盾調解上,聯合黨委在居民推舉的基礎上選出10名樓棟長,負責收集匯總小區居民意見、監督小區保潔員工作情況、協助協理(調解)員調解居民糾紛等工作,并及時上報村級無法解決的矛盾。

          一次,樓上高耀村村民丁和貴家里的管道漏水,流到了樓下綠化村的龐育良家。兩家人對事故責任的劃分及賠償達不成一致意見,便找來各自的村支書。村支書出面劃分責任后,村民依舊不認可,認為對方村支書偏袒自村人。于是,樓棟長將問題上報給了聯合黨委。聯合黨委出面協調,對事故重新進行責任界定,由聯合黨委作為第三方居中調處,最終讓村民們服氣,成功地解決了雙方的矛盾,緩和了鄰里關系。

          “通過聯合黨委,我們聚集各村的力量,變原來的單項治理為多元共治,在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上起到了切實的作用?!甭摵宵h委書記黃軍華說。


          人人色视频在线
        1. <p id="gcsua"><label id="gcsua"><menu id="gcsua"></menu></label></p>
            <table id="gcsua"><span id="gcsua"></span></table><p id="gc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