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組工在線 > 自身建設

追逐“星光”,錘煉“三勁”,照亮趕考之路!

來源:共產黨員網 時間:2021-11-26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頒發航天功勛獎章,并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以他們為榜樣。追逐“星星”的人,自身也會散發光芒。作為新時代年輕干部,我們既要腳踏實地,更要仰望星空,追逐聶海勝等“航天明星”,學習他們身上的“特別光芒”,錘煉干事創業的“闖勁”“干勁”“鉆勁”,真正在基層發光發亮,照亮趕考之路。

追逐“航天明星”“特別能吃苦”的“光芒”,錘煉“無中生有”的闖勁。中國的航天事業起始于1956年,1970年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2003年成功發射第一艘“神舟”載人飛船,至今已走過七十余載。在航天事業上,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中國航天人在最艱苦的戈壁灘上,付出了難以言喻的努力與艱辛,一路披荊斬棘,“無中生有”造就了現在偉大成績。猶記得自己第一次進村入戶時的悸動,怕聽不懂,怕說不好,怕老百姓不理解。但是,只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多接幾次燙手山芋,多當幾次熱鍋上的螞蟻,多碰幾個棘手問題,付出的一滴滴汗水終會沁入泥土化作芬芳,一次次熱情上門終會得到群眾質樸微笑的回應。沃野千里宜縱馬,一張白紙好作畫。年輕干部扎根基層,就是要有一代代航天人“吃苦在前”“敢為人先”“無中生有”的闖勁,面對逆境不消沉、遇到困難不退縮,敢啃“硬骨頭”、敢趟“深水區”、敢打“攻堅戰”,在基層的廣袤天地練就過硬本領,打牢“發光”的基礎。

追逐“航天明星”“特別能戰斗”的“光芒”,錘煉“有中生優”的干勁。從1999年我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首飛成功,到如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神舟系列飛船已經在探索宇宙的路上走過了22年,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也從蹣跚學步成長為了翩翩少年,從第一位中國訪客變成了太空???。這些成績得益于航天人員勇擔重任、勇攀高峰,一步步攻城拔寨“有中生優”。作為基層年輕干部,要深挖細學中國航天人員身上的“戰斗精神”,不能當“背手”干部、“躺平”干部、“佛系”干部,要有“咬定目標不放松”的決心、“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意志、“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的追求,擼起袖子、卷起褲子、甩開膀子抓工作,在學習和工作過程中不斷“反芻”消化,積蓄“發光”的能量。

追逐“航天明星”“特別能攻關”的“光芒”,錘煉“優中做強”的鉆勁。2018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首次獨居世界第一,2021年中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實現了中國航天史的6個首次,標志著我國在行星探測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這些里程碑式壯舉,離不開一代一代航天人員集智攻關、刻苦鉆研。管理學中有個“斜坡球體定律”:一個人或組織如同斜坡上的球體,如果沒有止動力,就會下滑。這就提醒我們,守成者沒有出路,奮進者才有未來。年輕干部扎根基層要有航天研究的“攻關”精神,遇事要有一股子的鉆勁,要常懷“本領恐慌”的危機感、“能力不足”的憂患感,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近的遠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眾表揚和批評都要聽,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把本領學足學硬、把工作做細做精,才能點燃“發光”的引線,照亮趕考之路。

五月丁香婷婷激情四射网